近日,吉林动画学院特邀韩国青江文化产业大学游戏内容学院院长兼策划专业首席教授、新产业推进事业团团长、京畿道利川市终身教育委员廉东贤,开展了一场题为《AIGC时代下的游戏设计》的主题演讲。廉东贤凭借其资深的从业背景和深厚的学术造诣,面向游戏学院师生,系统分析了在当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s,AIGC)热潮兴起背景下的游戏设计趋势,展望了AIGC的未来发展,并指导参会师生正确运用AIGC内容的理念与方法。
一、AIGC时代下的游戏设计环境剖析
廉东贤首先介绍了AIGC的概念,以及当下流行的AIGC文本、图像、声音、3D模型、代码等内容类型。他指出,在AIGC时代,游戏设计师的核心职能正从“内容创作者”转变为“创意策展与审核者”。如今,部分设计师已不再亲手编写所有NPC对话、设计低级武器或地图,而是通过提示词(Prompt)驱动AI生成内容,再对其进行筛选、验证和调校。廉东贤着重强调,“AI是建议者,而非创作者”。游戏设计师不能全盘照搬AIGC内容,而应将AI视作“顾问”,AI所提供的内容是对设计师当下创作内容的“建议”,设计师需根据其质量、与主题的关联性、可修改性,有选择地接受这些“建议”。他以一名面包师身份的非重要NPC的台词设计为例,详细展示了如何灵活运用AIGC内容。

二、AIGC与游戏设计的融合实践及案例展示
在介绍完AIGC与游戏设计的联系及其对游戏设计的改变后,廉东贤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AIGC在游戏设计中的应用。他重点提及了韩国公司Krafton对AI的运用,其中有两个典型案例:《魔法少女》利用AI根据玩家发出的声音大小、发音、感情,计算玩家声音“咒语”可造成的伤害;《Uncover the Smoking Gun》借助GPT - 4o模型实现自然语言审讯NPC,且核心玩法开发仅需2天。廉东贤再次强调,AIGC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AI批量生成100个NPC故事时,其统一性往往难以保证,有时修改AI内容的成本甚至超过人工重制。AI仅适用于可量化内容(如重复任务、随机地牢),主线叙事仍需人类掌控。
三、AIGC内容引发的游戏设计领域未来思考
廉东贤以“如果我因为AI丢了工作怎么办?”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演讲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现有创作者对AIGC的担忧。AIGC引发的“内容通胀”(Content Inflation)正冲击着整个行业:2024年全球新发布游戏猛增至7万款,同质化内容充斥市场,淹没了玩家的视野,营销成本大幅攀升,中小团队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从“吉卜力画风遭AI批量仿制”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创作者的个性逐渐消亡,部分创作者的权利和著作权也受到侵害。廉东贤指出,“创作者不会因为AIGC而消失,只是会区分出擅长使用AI的创作者与不擅长使用AI的创作者”,进一步还会区分出使用AIGC高效协同生产内容的创作者和坚持自行制作的创作者。他提到,当前企业招聘仍以擅长使用AI的人才为主。演讲最后,廉东贤就参会师生提出的关于AIGC及其影响下游戏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解答。

活动现场
廉东贤的讲座为吉林动画学院的师生在当下的AIGC热潮中指明了方向、敲响了警钟,也为学校的AIGC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彰显了学校“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师生的专业成长,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未来,学校将通过持续组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汲取各国游戏设计教育的优势与精华,结合本国国情和学校特色,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以及活用AIGC能力的游戏设计领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