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隆重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大型主题诗会



学校领导与演职人员合影(赵鹏 摄)

为表达我院师生对历史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值此“一二·九”运动82周年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12月6日,由吉林动画学院共青团委员会主办、社团联合会承办的“信仰与梦想”——纪念“一二·九”运动大型主题诗会在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

吉林动画学院党委书记张炬,常务副校长胡维革,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盖凤明以及各学院领导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诗会以“信仰与梦想”为主题,分四个篇章,以配乐诗朗诵、情景剧、影视剧片段、歌舞等形式呈现。诗会通过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演绎,营造出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氛围,仿佛让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革命年代里为信仰与梦想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坚定信念,体会革命者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英雄人民纪念碑》(刘庆发 摄)

《太行山上》(刘庆发 摄)

《不屈》(宋北青 摄)

《与妻书》(刘庆发 摄)

《鸡毛信》(刘庆发 摄)

诗会以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排排长杨得余的回忆为主线,讲述了一个个荡气回肠、激情澎湃的爱国故事。

《英雄人民纪念碑》讲述了八十八师五二四团革命将士们为了和平与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日本鬼子毫不退缩、英勇抵抗的故事。

《太行山上》,那句“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气势恢弘如涛,充满抗日军民革命激情的旋律,展现着爱国志士的豪情壮志,荡漾着庄严肃穆的民族之魂。

《不屈》通过老百姓之口,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将对日本军官的愤懑与嘲讽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戏剧与传统话剧的巧妙结合,敲响警钟,引发深思。

一封《与妻书》展现了一段血色爱情,见证了血雨腥风中两个人的生死契阔,从“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到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直至最后“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壮志豪情,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高尚的品德,表达了革命者无畏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舞蹈《鸡毛信》用夸张的舞蹈动作展现了革命工作者不畏艰难险阻,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

《无悔情》(刘庆发 摄)

《松花江上抗联英雄》(刘庆发 摄)

《雾重庆》(刘庆发 摄)

《无悔情》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演绎妇女任秀芹为抗战舍弃自己生命的英勇牺牲,表演真挚感人。让观众们发出“战争可以侵略国土可永远不能摧毁一个民族。亮剑!无怨无悔”的感触。

《松花江上抗联英雄》还原赵尚志、周保中、冷云、李兆麟、杨靖宇、赵一曼六位革命烈士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心系祖国的心境,一声声“不当亡国奴”的怒吼,震撼人心。

《雾重庆》表达了中华儿女对于历史苦难、民族英雄和伟大精神的铭记深思,抒发了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美好愿景。

《天路》(刘庆发 摄)

《大鱼》(刘庆发 摄)

《唐诗里的中国》(刘庆发 摄)

《回延安》(刘庆发 摄)

《保卫黄河》(刘庆发 摄)

《天路》展现了那些为修建青藏铁路而奉献一生的工作者的艰辛不易。

《大鱼》曲调婉转悠扬,引人入胜,寓意祖国将展开辽阔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唐诗里的中国》让观众从字里行间中感受诗词的豪迈、磅礴、婉约和柔美,在唐诗中陶醉,在唐诗中成长,在唐诗中更加坚定爱祖国的决心。

《回延安》讲述了延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叹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达了对“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

《保卫黄河》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用恢弘的气势展现革命的热情。

整场晚会随着杨得余回忆的尾声而落下帷幕。活动通过对“一二·九运动”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的讴歌,让学生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让吉动学子在铭记历史中获得启示、振奋精神,不断激发开创未来的力量。

本次活动很好地营造了学校的爱国主义氛围,展现了我校的红色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陶冶了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供稿单位:学工部-大学生新闻中心

撰稿人:高雅洁 王欣 史玉竺

编辑:王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