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动”未来发展大格局 全力打造文创产业和民航业人才战略高地

董事长、校长郑立国在2016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对2017年工作进行部署



董事长、校长郑立国在2016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对2017年工作进行部署

“五个坚持” 不忘初心坚定发展信念

坚持三大办学特色不动摇;坚持“传承创新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不动摇;坚持守正出奇、变革创新的探索精神不动摇;坚持办学机制创新不动摇;坚持学校发展的特色文化引领不动摇。

“五大高度” 展现办学之路强者风范

强化顶层设计的宏观架构能力,面向国际语境,牢固树立特色发展的“大视野”;强化战略架构的实施能力,坚持变革突破,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大理念”;强化办学使命和担当,提升责任意识的价值高度,牢固树立内涵发展的“大胸怀”;强化融合发展的机制优化,引领行业和市场,牢固树立跨越式发展的“大气魄”;强化办学视野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加快发展步伐,牢固树立前瞻发展的“大思维”。

“五大举措”  引领发展全新路径

一是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市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把不断变革突破、创新创优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二是坚持学研产一体化办学定位,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市场四大领域有机联动、融合发展;三是注重特色模式深化对人才素养的全面促进作用,多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市场对接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创新力和创造力;四是以产业群布局学科群和专业群,构建以行业专家、学科专家、管理专家为核心的队伍保障体系,着力提升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话语权,持续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五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化市场思维,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品牌意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实施“董事会定方向、学校定措施、二级单位抓落实”的运行机制,注重管理创新对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

“八个全面”  深化发展定位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全面强化产业对教育的引领地位”;继续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定位,“全面实现教育、技术、产业三大体系联动发展格局”;继续强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加强行业、市场需求的研判能力,“全面提升技术研发和创新驱动”;继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强化队伍整体实力”;继续加大创新创业力度,“全面推动双创硅谷建设进程”;继续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继续推动国际品牌战略,全面促进“特色文化、品牌优势进一步彰显”。

校训精神、“五负责宗旨”、“四创核心文化”、“三大办学特色” 强化核心文化内涵引领

“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创新、创造、创优、创业”四创核心文化;“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五负责办学宗旨。

“四做” 提升战略布局新高度

做大教育体系,实现立体化布局;做强关键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实各项事业,提升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做精“吉动出品”,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

“十一大战略”谋划未来发展新格局

“产业引领”发展战略;教育、文化、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战略;技术驱动强化战略;学产平台建设深化战略;强师工程打造战略;“创意硅谷”、“创业硅谷”建设推进战略;国际化水平提升战略;品牌建设深化战略;“精准人才培养战略”;文化引领战略;强化“吉动出品”战略等“十一大发展战略”。

精心谋划,打造民航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国家已将通用航空业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为支持区域航空业发展,优化吉林省高等教育布局,填补系统化民航教育空白,推动民航专业学历层次向两侧延伸,加快建设吉林动画学院民航学院和吉林民航职业学院,面向通用航空产业全产业链进行人才培养。深化目标定位,加快实践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建设,形成通航、文创产业互动。加强国内外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生高端就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层次教师队伍。强化企业管理理念,形成管理队伍联动机制。

深化落实, 2017年抓好二十项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机制运行实效。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督导、绩效和监督体系建设。启动章程修订,继续推动制度建设。

二是深化大部制、二级管理机制,优化大行政管理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提升教学与产业对接能力。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规范项目制管理,发挥精准人才培养效能;继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和“吉林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

四是围绕学校工作主线,加强党的核心保障作用。

五是深化特色学生管理体系,严抓辅导员队伍建设。

六是深化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提升就业品牌效应。扩大招生就业工作优势,积极推动成立“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联盟”,推进联合创业、融合发展,打好吉动“两张牌”,建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输出基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创业基地”。

七是强化大科研管理意识,加强科研工作统筹。强化科研项目统筹管理,推进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办学层次,确保申硕成功。

八是深化学校核心文化,增强社会认同感。

九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分类管理。

十是强化核心技术支撑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科技国际合作共建;强化AR云教育平台建设;开展协同创新,加强横向合作,推进成果转化。 

十一是深化论坛文化,提升开放式国际化水平。建设国际论坛、峰会、展赛等活动体系。继续强化与国际高校、产业间交流与合作;打造“留学吉动”品牌,扩大留学规模和质量;继续拓展2+2双学位项目,打造“行在世界”国际品牌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师工作坊,推动大师精品课堂建设。

十二是加强预算制管理,降低经营风险。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做好各方面预测,降低风险。

十三是强化成本意识,提升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

十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化运营水平。

十五是强化后勤体系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十六是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构建创新创业生态链。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行业、市场,强化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加大孵化转化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创意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杠杆作用;发挥吉动创业联盟作用,充分利用“独角兽”平台,为青年创业提供支撑。

十七是深化职业理念,提升队伍整体素养。 

十八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推动创业做好服务保障。

十九是深化与校友互动,构建“永不毕业的大学”。

二十是强化品牌战略,拓宽领域,谋划未来。


分享到: